• QQ: 100261735
  • 微信公众号
  • 电话: 13718032067(微信同号)  16602933250(微信同号)

行业新闻

装配式工作纳入立法?装配式建筑才是建筑业的未来!

  • 2021-03-31

近日,湖南省住建厅、湖南省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发文《湖南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在重点任务中,提出推进法规政策建设:推动绿色建筑立法工作,将装配式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等技术推广应用纳入立法内容。立法对落地装配式技术等具有强制作用,湖南省装配式建筑将在法制推动下获得长足发展。伴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始终有人对装配式建筑存有各种各样的疑虑,“担心装配式建筑抗震性能不好”、“认为装配式建筑成本过高,无法替代现浇体系”、“怀疑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只是昙花一现、难以持续”……然而事实却是,国际建筑工业标准的成熟,促使我国也更为重视建筑工业标准的统一建设。尤其是,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和《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支持装配式建筑标准制定政策的出台,让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世界发达国家都把建筑部件工厂化预制和装配产业化施工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美国已经形成成熟的装配住宅建筑市场,装配住宅构件,部品的标准化、系列化以及商品化的程度近乎接近100%。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二战后的德国住宅紧缺严重,当下的日本和德国,已形成了主体工业化与内装工业化相协调发展的完善体系。德国用预制混凝土大板技术建造了大量住宅建筑,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还属预制混凝土大板建筑关于装配式建筑的“种种担忧”实属多余面对仍有人对装配式建筑持有的是否能抗震、成本过高无法真正替代现浇体系、发展前景能否长久的质疑,中国建筑业协会会长、住建厅原总工程师王铁宏的解释:装配式建筑实际上包括各种结构型式的装配式形式,如适应超高层建筑的全钢结构全装配式、适应高层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结构装配式、量大面广的多层小高层PC等,以上三种不同的装配式建筑都是基于现行标准规范体系建设而成,完全能够满足抗震、抗风、消防等要求,全国已经有累积超过上万栋建筑、几千万平方米的成功示范。成本过高,恐怕是业内人士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主要顾虑。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张君介绍,装配式的住宅和现浇混凝土的住宅没有太大的区别,老百姓的感觉是一样的,但它现场支模和绑钢筋的量会减少。事实证明,装配式建筑完全可以替代现浇体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能起到节省建筑成本的作用。至于有人担心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新时期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提升城市发展品质的必然要求。从建筑工业化发展进程看,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现浇体系虽对城乡快速发展贡献很大,但弊端也十分突出。又快又好又省的装配式建筑就是践行城市绿色发展理念的最好实践。由此可见,怀疑装配式建筑是否会有好的发展前景完全没有必要,并且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装配式建筑都大有可为的。装配式建筑将“席卷”全国尽管有人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持怀疑态度,但随着建筑产业现代化、标准化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开花。未来,雄安新区80%-90%都将是装配式建筑;北京仅保障房全装配式建筑规模就达240万平方米,位居全国首位;到2025年末,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方式将成为徐州主要的建造方式……2015年11月14日住建部出台《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计划到2020年拼装别墅站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要占比50%以上。此后,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了扶植计划。而在乡村旅游大力发展的今天,乡村住宿产品,便可借此契机更新换代。因此,适合乡村的装配式建筑产品也应运而生。推出了微型别墅产品“集趣”,将用于打开乡村旅游的建筑市场。价格为9.9万(毛坯),占地面积49.9㎡、建筑面积72.2㎡,比之前刷爆朋友圈的MUJI别墅产品“HUT”(18.8万,9平方米使用空间),价格便宜了一倍,使用面积却大了不少。碧桂园为了更好地让装配式为其快周转服务,专门研发出一套成型的SSGF工业化建造体系,将装配式与现有的建筑工艺融合,受到整个房地产行业推崇。房企万科通过装配式项目的试点,沉淀项目开发和施工经验,逐渐提升装配式项目的装配率……科技的进步持续为装配式建筑赋能,利用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的生产线,可以把误差控制在毫米级,零件拼接的误差越小,建筑越稳定,给房屋带来更好的防火、防水、隔热、隔音效果和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居住体验。如今,装配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速度“席卷”全国,届时,替代传统粗放式建设的一定是装配式建筑。最后的话 2021年3月全国两会中,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曾提出,需要大力推行预制装配式建筑,不断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水平与技术水平。包括充分借鉴发达国家NPC技术体系,在降低成本、施工便捷、安全等领域加大研发,不断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管理体系,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更好发展。另外一方面,推进装配式建筑优先采用EPC总承包,从设计-采购-施工全方位把控产品质量,真正实现全过程、全专业综合高效管理。“还需要在政策上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占比。开辟绿色通道,建立激励政策,扶持建筑工业化项目。”装配式建筑未来可期!……

湖南12厅局发文 | 2022年绿色建筑竣工达70%

  • 2021-03-27

湖南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国管局银保监会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建标〔2020〕6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创建对象  绿色建筑创建行动以城镇建筑作为创建对象。绿色建筑指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二、总体目标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增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占比达到70%,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设计。绿色建筑发展政策、人才保障和研发机构体系基本建立,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持续发展,工程技术地方标准体系初步建成,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逐步推广,住宅质量品质和健康性能不断提高。城镇建筑标准化、集成化、产业化和智能化水平显著增强。城镇绿色建筑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建筑成为新时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三、重点任务(一)推进法规政策建设。1.建立绿色建筑法规保障体系。推动绿色建筑立法工作,将装配式建筑、低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技术推广应用纳入立法内容。落实高标准绿色建筑强制性规范,提高建设底线控制水平,并在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各审批阶段落实。结合我省实际,完成全省城镇绿色建筑发展规划,以规划统筹推进全省绿色建筑的创建和实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等)2.大力推进绿色建筑标准管控。发布绿色建筑工程技术地方标准体系规划,建立完善的绿色建筑全寿命期“标准库”。按绿色建筑新版国标要求,编制发布地方标准,修订完善系列配套技术文件。启动绿色建筑全装修和主体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编制,开展全装修计价依据体系研究。制定绿色建筑运行性能动态评价标准,开展绿色建筑运行阶段性能评估,定期将结果公开发布。依托湖南省工程项目动态监管平台,加强工程建设项目“事中事后”监管,督促绿色建筑技术和标准要求在设计、招标、施工、竣工管理过程中落地。到2022年,实现绿色建筑勘察设计、建设施工、验收管理全过程标准管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等)3.建立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将绿色建筑主要指标纳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明确质量保修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开展绿色住宅购房人验房试点,向购房人提供房屋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验收方法,引导绿色住宅开发建设单位配合购房人做好验房工作。鼓励保险公司为绿色建筑提供工程质量保险,逐步完善工程质量保证和保修机制。(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湖南银保监局等)(二)推进发展能力建设。1.发挥人才保障“支撑作用”。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科研院校、龙头企业的作用,加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大力建设绿色建筑领域专业技术领军人才队伍,重点选拔一批绿色建筑高级工程师;培养绿色建筑专业能工巧匠,通过技能竞赛等选拔表彰一批绿色建筑专业技术能手。完善绿色建筑科研和技能人才培养保障政策和措施,促进高校、高职院校和技工学校绿色建筑相关专业课程设置,教材配套。合理确定行业职业技能工种种类,推动人才培训工作创新,建立科学技术管理机制。通过三年努力,打造一支专业素养优良、发展潜能强劲、引领作用明显的绿色建筑人才队伍,为创建绿色建筑行动提供人才保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2.实施创新平台“1+3+5工程”。加强绿色建筑科技研发平台建设,推动各类创新平台数量增长、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先进绿色建造、高端新材料、安全清洁能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等领域,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建立省级科技成果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一批绿色建筑科技示范工程,积极向住建部推荐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项目。到2022年,力争创建国家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1家、省级3家,省认定建筑业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3.实施产业示范“城市+基地+项目工程”。建立协调共享好、转化效率高、应用效果佳的绿色建筑创新机制和市场推广机制,强化绿色建筑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和系统集成。大力推动浅层地热能等新能源在城镇建筑的应用,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示范,实施能效提升工程。到2022年,全省创建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3个、省级6个,创建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5家、省级60家,培育宣传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优秀典型、创建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各20个。(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能源局等)(三)推进绿色建筑创建。1.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其中: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和社会投资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以及位于生态敏感区、核心景观片区及区位优势明显、具有突出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项目,应当按照新版国标星级绿色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和运行。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增绿色建筑竣工面积占新增民用建筑竣工面积比例达到70%(其中,2021年达到60%),星级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20%(2021年到达10%)。(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2.加快城镇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推广建筑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保护环境的适宜技术,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及能效公示,完善公共建筑能耗监管体系。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等工作,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开展标识评价工作。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强化建筑物所有权人、使用人、管理人管理责任。(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等)3.着力提高绿色建筑管理能力。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工程全过程咨询、BIM技术运用工作,健全配套的发包承包、施工许可、造价管理、竣工验收等制度,实现工程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及采购的统一管理和深度融合。加大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筋和消能减震、预应力技术的集成应用,优化施工工艺工法,推行绿色施工方式。完善实施住宅相关标准,提高建筑室内空气、水质、隔声等健康性能指标,推动一批住宅健康性能示范项目,强化住宅健康性能设计要求和技术应用,严格竣工验收管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4.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完成“湖南省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智能建造平台”研发并试运行,推动装配式建筑工程全寿命期信息化技术驱动、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智慧化运维管理,推动模块化建筑部品、装配式装修、装配式机电、装配式绿化等绿色建筑产业链发展,逐步实现建筑工程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循环低碳的建筑工业化。积极探索5G、物联网、人工智能、建筑机器人等新技术在工程建设领域的应用,推动绿色建造与新技术融合发展。稳妥推进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发展,全面完成国家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工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5.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完善绿色建筑标识申报、审查、公示制度,绿色建筑二星、一星标识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分别授予。对于2020年12月1日之后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出让合同或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的工程项目,应当按照新国标、新省标星级标准执行。建立标识撤销机制,对不符标准、弄虚作假等行为给予限期整改或直接撤销标识处理。配合全国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平台建设,搭建全省子平台。(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6.大力推进绿色建材产品工程应用。积极探索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产品在政府采购工程中推广应用模式,执行湖南省两型采购政策,压实采购人落实政策的主体责任,通过加强采购需求管理等措施,切实提高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产品在政府采购工程中的比重。鼓励和支持建筑新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领域开展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技术创新,完善计价依据体系,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评价认证,将绿色建材产品纳入《湖南省两型产品政府采购目录》,建立绿色建材产品推广目录库和管理平台,将绿色建材产品生产和使用信用情况纳入湖南省建筑市场信用管理,对存在不良行为的企业要定期对外公布。加快构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规划、政策、标准体系,进一步强化建筑垃圾分类收集、堆放、运输和处置,城镇建筑垃圾及盾构土资源化得到充分利用。到2022年,城镇绿色建筑中使用绿色建材产品的比例应达到60%,获得绿色建筑一、二星级评价标识的建筑项目应分别达到70%、80%;城镇建筑垃圾和盾构土处理率达到35%。(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等)四、保障措施(一)建立工作机制。建立住房和城乡建设牵头,发展改革、教育、科技、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人民银行、机关事务管理、银保监、能源等部门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担当,全面落实行动实施方案中明确的责任,指导本行业推进绿色建筑创建工作。各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发展改革、科技、教育、工业和信息化、财政、自然资源与规划、机关事务管理、能源等部门要在党委和政府直接领导下,认真落实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确保创建工作落实到位。各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于2021年3月底前将本地区编制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计划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能源局、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银保监局等)(二)加大政策支持。发展改革、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应加强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源头管理;发展改革、科技、工业和信息化等部门应加大对绿色建筑新技术、示范项目以及产业基地的支持力度;教育部门应将绿色建筑知识纳入幼儿园、中小学校、高等院校教育内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大力支持绿色建筑人才职业技能培训;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银保监局等部门要积极完善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相关政策,探索优化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投融资的体制机制,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绿色建筑和绿色金融协同发展;各级财政部门要对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自然资源厅、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银保监局等)(三)开展创建活动。各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应对照本地区绿色建筑创建计划,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并将创建情况于每年10月底前报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20年的情况于3月31日前报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会同相关部门,对各市州创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核查和评价,并在全省进行通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四)抓好宣传培训。组织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普及绿色建筑知识,宣传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组织开展绿色建筑教育实践。引导群众用好各类绿色设施,合理控制室内采暖空调温度,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发挥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作用,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推进实现绿色建筑建设工作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营造有利于绿色建筑创建的社会氛围。加强绿色建筑科研和技能人才培养保障,实现人才培训创新发展。(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自然资源厅等)……

住建部:未来5年,装配式建筑、钢结构住宅迎来大发展

  • 2021-03-25

3月12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提出:“十四五”期间,发展智能建造,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建设低碳城市。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也在官网公布了“2020年度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2020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共计6.3亿㎡,较2019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全国的比例为54.6%。上海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为91.7%,北京市40.2%,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南省和海南省均超过30%。目前,部标准定额司正组织编制《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住宅装配化装修主要部品部件尺寸指南》,引导生产、设计、施工单位就构件和部品部件的常用尺寸进行协调统一。同时以装配式建筑为载体,协同推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扩展阅读:建筑业发展形势判断2020年5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20年以来,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大,国际环境发生剧变;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宏观调控,对建筑业影响日益显现,建筑业将进入中低速发展阶段。建筑业经济遇到发展困难的同时,也存在国家积极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力度、推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机遇。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迈入中后期阶段,城市群作为新型城镇化主体形态的轮廓更加清晰。一是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是建筑业发展最大承载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和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对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设做出重要部署。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城市道路与公路衔接,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衔接。民生工程“补短板”、公共服务类项目的建设、人居环境的打造,以及一、二线城市的新区建设和特大工业镇的发展。……二是城镇化、全装修住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老旧小区改造是建筑业发展有力支撑坚持“房住不炒”宏观调控下,土地拍卖和商品房建设增速放缓,商品房市场降温明显,房地产对建筑业产值的贡献率下降,但是城镇化发展还在持续,城镇落户限制放松带来住房需求长期存在,各地安置房、租赁费、共有产权房等保障房建设力度加大,以及商品房推行全装修成品交房,全面推行绿色建筑,深入发展装配式建筑,形成对建筑业产值有力支撑。《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办〔2020〕43号)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完成2000年前建成、失养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城市或县城(城关镇)住宅小区(含单栋住宅楼)改造工作,加快推动城市更新。《省住建厅、发改委、财政厅关于推进城市老旧小区整治提升的实施意见》(闽建城函〔2019)107号)提出2020年全省安排30万户改造计划,其中列入国家改造计划的16.4万户,我省追加14万户。到2025年,我省计划完成旧街区旧片区改造“百万工程”,城市更新220平方公里。三是智能建造是建筑业发展新方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3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加快建造方式转变,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以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四是新基建是建筑业发展新动能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环保、公共卫生、养老健康、教育、防灾减灾、国防基础设施等软基础设施投资,智能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陆海通道、“一带一路”国际通道与走廊、生态走廊、前沿科技基础设施等国家工程建设投资,智慧城市、海绵城市、提升城市的防洪抗震、应急避险、建筑节能等城市升级工程投资。在庞大的应用需求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基建未来建设前景广阔,各省市相继出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政策及目标计划。我省出台了《福建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到2022年基本建成国家东南区域网络枢纽和海上数字丝绸之路信息通信枢纽,为建筑业发展创造新的发展机遇。附: “十四五”期间主要任务与措施(一)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竞争力1.优化产业结构,支持建筑业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吸引省外优秀企业及央企到福建落地。引导民营建筑业企业完善经营模式,完善现代企业治理模式,通过资本运作、并购重组、主辅分离、股权激励等方式,加快建筑业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企业做优做强。推动企业结构优化调整,引导设计、施工企业参与工程总承包方式的工程项目建设,培育集设计、施工、采购为一体的工程总承包企业。支持专业承包企业提升设计施工能力,引导总承包企业将劳务与专业工程依法发包给劳务与专业承包企业。繁荣建筑分包市场,跟踪资质改革方向,引导班组成建制发展,发展实体化劳务作业企业。扶持发展竞争力强、特色明显的装饰装修、机电安装、智能化、钢结构、隧道等专业化企业。加快形成总承包企业“少而强”,专业承包企业和专业作业企业“多而专”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结构。2.提升竞争力,拓展企业经营领域。围绕新常态下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与资本市场、建筑产品开发等有机结合,形成新的业务发展模式,提升产业层次,拉长建筑产业链条。支持企业加强资本运营,以PPP模式发展工程总承包业务,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支持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参与,强化设计施工融合能力,积极参与新基建基础设施工程和新型城镇化、中心城市、城市群建设,参与城市轨道交通、公路、水利、港航、海绵城市、地下管廊、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老旧小区改造,以及在“高大精尖”建设领域打造福建建筑业品牌。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企业紧扣“一带一路”经济圈和自贸区建设,以资本经营带动生产经营,使资本向产业链上下游转移。发挥地缘优势,以自贸区建设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开放为平台,深化两岸建筑业合作,拓展境内外市场。(二)升级生产组织方式3.全面推行新型生产组织方式,在政府投资项目持续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持续完善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招投标政策和相关配套制度,完善工程总承包模拟清单计量规则。支持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企业,支持设计、监理、造价、招标代理、项目管理、投资决策等企业采取联合经营、并购重组等方式发展全过程工程咨询,着力打造综合性咨询单位,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咨询服务。(三)提升建筑工业化水平。4.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福州、厦门、泉州、漳州等沿海地区作为重点区域持续推进,加快装配式建筑推进步伐;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全面推广复制重点地区经验。进一步提升城镇新区建设、重要功能区建设、房地产项目等领域的装配式建筑比例。持续稳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注重产业链配套,降低建造成本。从严控制新的生产基地投资建设。当前我省生产基地产能基本饱和,协调各地自然资源部门要在用地审批上做好把控。5.分类推进装配式建筑构件。对于适合装配化的新建房建项目,积极推广内外隔墙板、楼梯板、叠合楼板等非主要受力“三板”;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大力推广使用小跨径桥梁梁片、城市地铁管片、管廊、管沟、检查井、河道坡岸砌块、栏杆、路缘石等部品部件;在保障房项目推广装配式精装修;在大型公共建筑、超高层建筑、农村住宅以及市政桥梁工程中,积极推广钢结构。建立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信用评价机制,确保预制构件生产质量。充分利用行业协会评价结果,探索信用评价与工程招投标挂钩机制,形成奖优罚劣的市场导向6.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水平。强化装配式建筑模数化设计管理,将设计模数化情况纳入装配式建筑招投标评审内容,确保设计的部品部件满足标准化和通用化要求。指导设计单位完善标准化设计,实现装配式建筑一次设计,避免二次拆分。装配式建筑设计要与智能建造、绿色建筑互相融合。鼓励装配式建筑设计采用智能化、节能环保、消能减震等新技术和全装修,提升建筑品质,提升群众获得感。(四)融合智能建造突出创新驱动7.推动基于建设全产业链的智能建造能力提升。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5G、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全过程的研发、集成与应用,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桥梁、装配式建筑、综合管廊、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项目以及大型项目中的深度应用。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绿色建筑的融合发展。8.引导企业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关键技术和工艺的研发,研发技术含量大、应用价值高的专有技术、工法和标准,加强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的科技研发。发挥标准技术支撑作用,构建完善地方、团体、企业等多层级地方标准体系,促进海峡两岸工程建设标准共通、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共融。推动“互联网+”在建筑业的融合发展,利用互联网思维改造升级传统建筑业,实现建筑业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管理“三化融合”,促进企业管理升级。……通报原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2020年度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的通报建司局函标〔2021〕33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管)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2020年度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工作的通知》(建司局函标〔2020〕191号)要求,我司收集汇总了各地报送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统计情况,现将2020年度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通报如下:一、总体发展情况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基本原则,积极制定政策措施,逐步健全技术标准体系,有效推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202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共计6.3亿㎡,较2019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完成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确定的到2020年达到15%以上的工作目标。二、区域发展情况2020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全国的比例为54.6%,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占45.4%,重点推进地区所占比重较2019年进一步提高。其中,上海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为91.7%,北京市40.2%,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南省和海南省均超过30%。三、不同结构类型发展情况从结构形式看,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4.3亿㎡,较2019年增长59.3%,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68.3%;装配式钢结构建筑1.9亿㎡,较2019年增长46%,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30.2%。其中,新开工装配式钢结构住宅1206万㎡,较2019年增长33%。装配式钢结构集成模块建筑得到快速推广,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四、产业链发展情况随着政策驱动和市场内生动力的增强,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全国共创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28个,省级产业基地908个。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构件生产、装配化装修成为新的亮点。其中,构件生产产能和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全年装配化装修面积较2019年增长58.7%。目前,针对各地普遍反映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制约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司正组织编制《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住宅装配化装修主要部品部件尺寸指南》,结合2020年发布的《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构建“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引导生产企业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就构件和部品部件的常用尺寸进行协调统一,发挥标准化引领作用,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效率,进一步推动全产链协同发展。同时,以装配式建筑为载体,协同推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2021年3月11日内容来源:绿色建筑杂志 ……

陕西│榆林市政府通知进一步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

  • 2021-03-24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通知 榆政办函〔2021〕38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为进一步推动我市装配式建筑发展,切实做好《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榆政办发〔2019〕36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重申文件规定(一)区域划分:榆林中心城区为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区域,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为积极推进区域,其余各县为鼓励推进区域。(二)装配式建筑实施比例规定: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榆林中心城区2021年达到22%以上,2025年达到30%以上;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2021年达到12%以上,2025年达到20%以上。(三)装配式建筑土地供应规定:资源规划部门在土地供应时,要将发展装配式建筑要求作为规划条件纳入供地方案,并落实到国有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榆林中心城区从2021年起,装配式建筑项目供地占建筑项目招拍挂土地的比例不低于19%,以后每年度增长不低于3个百分点。(四)装配式建筑项目装配率规定:2021年起报建的装配式建筑项目综合装配率不低于20%(低多层建筑不低于22%,中高层建筑不低于18%)。(五)装配式建筑实施项目规定:新建保障性住房项目和财政资金、国有企业全额投资的房建工程项目应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和建造。各相关部门要在项目土地报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初步设计审查、工程规划许可、施工图审查、施工许可等环节把关,做好装配式建筑审批服务工作,确保上述项目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落地建设。(六)装配式建筑实施区域规定:根据我市装配式产业发展状况,适时在榆林中心城区范围内划定装配式建筑实施区域。装配式建筑实施区域内社会投资的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的建筑工程应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设计和建设。二、明确有关概念装配式建筑:指由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按结构形式分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是工业化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预制部品部件:包括预制楼梯、预制楼梯挡板、预制阳台板、预制叠合板、预制空调板、预制外墙、预制梁、预制柱、预制女儿墙、预制烟道、预制轻质隔离板、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外围护墙板与内隔墙板、整体式卫浴、集成厨房等。装配率:单体建筑计算范围以内(±0.000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占比。三、夯实各方责任(一)装配式建筑实施主体责任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是推进装配式建筑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建设主管部门是主要协调推进机构。各相关部门要按照《实施意见》要求的工作职责履行专项工作责任。榆林中心城区作为我市装配式建筑重点推进区域,榆阳区、横山区人民政府,榆林高新区、空港生态区、榆林科创新城管委会要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责任机制,实各方主体责任,重点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和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市级各相关部门要制定本部门落实《实施意见》的具体措施。榆阳区区属项目装配式建筑的推行,对榆林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全局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榆阳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实施意见》尽快制定出台榆阳区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方案,于2021年4月1日前报市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住建局,以下简称市联席会议办公室)。(二)装配式建筑监督管理部门责任1.市发改委。制定榆林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年度立项计划,于每年1月31日前报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在项目立项环节将装配式建筑要求列入工程方案审查内容和财政投资项目预算。2.市财政局。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制定出台我市装配式建筑财政支持政策。3.市资源规划局。制定榆林中心城区装配式建筑年度供地计划,于每年1月31日前报市联席会议办公室。在土地招拍挂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办理环节中对实施装配式建筑建设的项目提出具体指标要求(装配式实施面积、装配率等)。土地出让后,土地竞得人需与市住建局签订地块项目装配式建筑履约监管协议书。划定科创新城为装配式建筑实施区域。4.市住建局。充分发挥市联席会议办公室作用,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共同推进装配式建筑工作。联合发改、资源规划等部门制定我市装配式建筑年度计划,按时报送省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对已签订装配式建筑履约监管协议书的项目,要加强履约监管,确保装配式建筑各项要求落到实处。按照中央和省上有关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范,加强对施工全过程质量监管,并与主体质量同步验收。做好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的创建工作。(三)其他区域实施要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参照本通知重点推进区域实施要求制定本区域装配式建筑发展实施方案。根据本区域具体实施要求,制定包括年度项目建设规模、同比增长速度、占年度新建建筑比例等内容的装配式建筑年度实施计划。要因地制宜采用装配式建造技术,积极培育装配式建筑构配件生产企业,重点推广应用混凝土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要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统计报告制度,每季度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开工、竣工情况进行一次统计分析,并及时报送市联席会议办公室。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3月1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来源: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最新!全国各地绿色装配式建筑动态一览

  • 2021-03-19

湖南省2020年完成装配式工程产值244.46亿元,增长100.0%近日,长沙晚报从湖南省统计局了解到,2020年全省建筑业企业(资质等级以上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下同)抢抓有效施工建设期,建筑行业发展持续向好,建筑业总产值增速稳步提升,全年完成总产值11863.77亿元,同比增长9.8%,增速比三季度提高1.9个百分点。调查统计显示,装配式建筑工程产值增长迅速。2020年,全省建筑业企业完成装配式工程产值244.46亿元,增长100.0%,提高25.4个百分点。新签订合同额较快增长。2020年全省建筑业企业新签合同额13791.16亿元,增长9.6%,提高6.4个百分点。上年结转合同额11476.36亿元,下降5.0%,降幅收窄2.1个百分点。全年签订合同额25267.52亿元,增长2.4%,提高5.4个百分点。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和竣工产值稳步回升。全省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7978.77万平方米,增长4.2%,提高4.0个百分点;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25938.88平方米,下降1.9%,降幅收窄6.9个百分点。全省建筑业企业完成竣工产值5658.74亿元,增长2.5%,提高4.5个百分点。四川省大力推动智能建造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质量近日,四川省住建厅发布《2021年全省建筑管理工作要点》,提出增强政策引领、大力推动智能建造,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质量、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模式等13项重要工作。要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建筑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建筑强省”建设。《要点》提出,要制定《关于促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建筑产业互联网建设指南》,引导市场建立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快推进BIM技术在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开展智能建造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建成2-5个智能建造应用场景。试点培育10家智能建造示范企业。同时,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质量。制定《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质量五年行动方案》,建立装配式建筑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编制《四川省预制装配式城市下穿隧道工程技术标准》《四川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接缝防水施工技术标准》等地方标准,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拓展装配式技术运用领域。深入开展全国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工作。广西省以“三板”应用为基础稳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3月9日,广西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南宁召开预制楼梯板预制楼板内外墙板(简称“三板”)应用推进会,进一步部署装配式建筑项目尤其是“三板”项目的推广、监管工作,交流学习推广装配式建筑经验,以加快装配式建筑发展,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副厅长杨绿峰强调,装配式建筑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基础,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地住建部门要准确把握建筑业发展形势,以出战必胜的决心,以试点城市为引领,以“三板”应用为抓手,稳步推进全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要在政策出台、项目组织模式、指导服务等方面强化对装配式建筑引导和扶持,充分发挥“三板”项目的示范作用。据了解,广西从2016年推广装配式建筑以来,设立了南宁、柳州、玉林、贺州4个综合试点城市和2个钢结构住宅试点城市,已投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8家。目前,全区有118个在建装配式建筑项目,在建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779.44万平方米。会上,各市参会代表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如何形成对“三板”项目监管长效机制,更好发挥其示范作用提出建议和发展新思路。佛山市2021年新建装配式建筑将站新建建筑面积23%近日,佛山市住建厅正式印发《佛山市2021年推广装配式建筑工作要点》,明确2021年佛山市要确保完成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23%以上的指标任务,并提出要强化政府投资工程实施装配式建筑等多项要求。根据相关专项规划,2021年佛山市要确保完成新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23%以上的指标任务,并力争指标达到25%以上。对此,《要点》指出,未来佛山市还依托自身制造业优势,对接支持装配式部件生产企业客户,从而完善装配式相关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佛山市大部分区域的建设项目,实现50公里范围内有2家以上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可供选择的新格局。合肥市进一步落实装配式建筑容积率奖励3%近日,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落实装配式建筑容积率奖励试试细则(试行)》,依据合政办[2019]22号文件第(十五)条:符合装配式建筑标准(装配率不低于50%)的商品房项目,其外墙预制部分建筑面积不超过装配式建筑各单位地上规划建筑面积之和3%的,预制部分建筑面积不计入成交地块的容积率,落实装配式建筑容积率奖励。文件明确,取得土地使用权、方案评审、规划指标校核、方案审批,四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及流程。要求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书面提出落实装配式建筑项目的具体用地,明确新建装配式建筑装配率等指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将落实装配式建筑有关指标纳入到用地规划条件和土地供应方案中。……

11种主流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参数详解

  • 2021-03-19

装配式建筑相关新闻近年来不断进入大家视野,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更是采用装配式集装箱结构快速建造为大家熟知。大家印象中,装配式建筑就像搭积木一样把房子拼搭起来。那么,积木有多少种搭法?每块积木都长什么样子?积木和积木间如何连接起来?每种搭法有什么优缺点?为此,我们总结了现有装配式11种主流结构体系,把每种体系的主要预制构件、连接方式、优缺点做了通俗的说明。1  PC框架体系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其他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前者是指全部或部分框架梁、柱采用预制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后者主要指各类干式连接的框架结构,主要与剪力墙、抗震支撑等配合使用。1.1主要预制构件预制楼板(含预制实心板、预制空心板等)、预制梁(含预制实心梁、预制叠合梁等)、预制墙(含预制实心剪力墙、预制空心墙等)、预制柱(含预制实心柱、预制空心柱)、预制楼梯(预制楼梯段、预制休息平台)、其他复杂异形构件(预制飘窗、预制带飘窗外墙、预制转角外墙等)。                                                           预制楼梯1.2连接方式湿连接:预制梁、柱或T形构件在结合部利用钢筋连接或锚固的同时,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成整体框架的连接方式。干连接:主要分为预应力连接和混合连接。预应力连接通过张拉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把预制梁和柱连接成整体。混合连接在预应力连接的基础上增加普通钢筋,利用其屈服来耗能,形成了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混合配筋的连接。1.3优缺点装配整体式框架主要包括框架节点后浇和框架节点预制两大类,前者的预制构件在梁柱节点处通过后浇混凝土连接,预制构件为一字形;而后者的连接节点位于框架柱、框架梁中部,由于预制框架节点制作、运输、现场安装难度较大,现阶段住宅工程较少采用。2 装配式钢结构体系装配式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目前高层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传统的有纯框架、框架-支撑体系,新型的有集装箱、钢管束、钢异形柱等。装配式钢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                                                                 集装箱体系2.1主要预制构件预制楼板、外墙板、楼梯等。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提倡采用非砌筑墙体,采用工厂预制墙板。装配式钢结构中楼板所用的类型主要有钢筋桁架楼承板组合楼板和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等,楼梯可采用预制钢楼梯或预制混凝土楼梯。钢框架柱、钢梁等。“工业化住宅”体系主要采用钢框架结构对建筑主体模型进行配置,需结合“钢管束组合”模式进行设计构件。2.2主要连接方式焊缝连接:主要采用电弧焊,即在构件连接处,借电弧产生的高温,将置于焊缝部位的焊条或焊丝金属熔化,而使构件连接在一起。螺栓连接:连接件包括螺栓杆、螺母和垫圈,高强度螺栓连接用特殊扳手拧紧高强度螺栓,对其施加规定的预拉力。铆接:除轻型钢结构外,现在基本上已经不再采用。2.3优缺点钢结构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节能环保的独特优势,是理想的绿色建筑用材,因此在住宅建筑上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现阶段钢结构住宅占比却很低,一是规模经济尚未达到等种种原因造成钢结构住宅的造价要高于混凝土建筑结构;二是对于处在钢结构制造行业产业链中间的钢结构制造行业处于分包的弱势地位,导致钢结构企业至今没有形成太大的规模。3 木结构体系装配式木结构建筑是指主要的木结构承重构件、木组件和部品在工厂预制生产,并通过现场安装而成的木结构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应符合可持续性原则,且应满足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作、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的“六化”要求。3.1主要预制构件预制梁柱式构件与木桁架:装配式木结构建筑中最灵活的组件,需要在现场进行二次加工。木桁架是指由木构件组成的桁架,是木屋盖、木塔架的主要承重结构。预制板式组件(墙体,楼盖、屋盖):板式预制是通过结构分解,将整栋建筑的墙体、楼面和屋面分解成不同功能的平面板块,也就是分解成预制板式组件,并在工厂预制完成后运输到现场吊装组合而成。预制空间模块式组件:空间模块式组件一般都是三维单元,其中包括墙、楼盖和屋盖,是预制程度最高的组件,包括防水保温、外饰内装和水电穿管。3.2连接方式板销连接:用板片状硬木销阻止被拼合构件的相对移动,板销主要在顺纹受弯条件下传力,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故应注意使其木纹垂直于拼合缝。裂环连接:应用最早,连接点对木材受力面积削弱较小,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但连接主要靠木材受剪传力,韧性较差。剪盘连接:用成对的钢盘(剪盘和齿盘)分别嵌入连接缝两侧构件的环槽中,通过系紧螺栓受剪传力,木构件主要受剪和承压。                                                                          销连接3.3优缺点由于国内木材缺乏且生长周期长,从设计深化、工业拆分到施工建设技术要求都相对较高,木结构单位造价远高于混凝土。而且没有大梁承重,木结构适合做一些低层建筑,因而国内木结构的住宅较少。4  装配式剪力墙高层住宅体系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将竖向结构主要受力构件剪刀墙、梁、板等由预制混凝土构件组成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是高层住宅建筑的首选结构体系。4.1主要预制构件剪力墙:剪力墙命名来自于受力角度,可分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钢板剪力墙、内藏钢板支撑剪力墙。剪力墙一般为承重墙(承重墙是支撑上部楼层的墙体)。叠合板:楼板指的是一座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可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分为: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钢衬板楼板。叠合梁:长度较短的梁采用现浇,其余梁采用预制。门窗上方的连梁与剪力墙一起预制。预制梁与后浇混凝土叠合层之间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且梁的端面设置键槽以增加抗震强度。4.2连接方式干式连接:在施工现场无需浇筑混凝土,全部预制构件、预埋件、连接件都在工厂预制,通过螺栓或焊接等方式实现连接。湿式连接:将两个承重构件之间钢筋互相连接后通过浇筑节点实现结构的整体连接,以达到节点等同现浇。4.3优缺点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目前高层住宅的主要结构形式,尽管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钢筋模板安装工作量大,预制构件的成本相对较高,但由于其在高层住宅的应用和饱满的建设求量,近几年来,成为集房地产、工程设计、预制构件生产和施工体化综合企业的研究与开发焦点。5  全装配式低层住宅体系整个建筑是由密柱支撑框架结构体系与集装箱式模块相结合,若干个类似于集装箱的模块组合而成。首先在工厂预制集成,然后打包为集装箱形式,采用标准车辆运送至施工现场,在现场以装配化形式施工。5.1主要构成体系基础体系:主要采用简易桩基础和基础梁的基础型式。桩基础采用预制桩或钢桩,基础梁采用预制混凝土梁。以此来减少现场湿作业,提高装配化程度,加快施工进度。结构体系:采用方钢、H型钢、薄壁轻钢龙骨等轻型钢框架结构,板材之间、板梁之间连接采用全高强螺栓节点连接。围护体系:拟采用高分子发泡水泥板材、硅镁轻质条板、GRC轻质条板等围护墙板材料,外加保温装饰一体化板的三明治结构形式。内墙采用壁纸、涂料和装饰板等内装材料。设备体系包括能源体系、排水系统、厨卫系统、新风系统、地暖系统(电暖、水暖)、太阳能系统、照明系统、污水处理系统等。5.2优缺点由于农村地价相对便宜,且交通不便,因而轻便、安装便捷的全装配式低层住宅体系在农村和郊区比较流行。6  预应力结构体系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构件受外力荷载作用前,先人为地对它施加压力,由此产生的预应力状态用以减小或抵消外荷载所引起的拉应力,即借助于混凝土较高的抗压强度来弥补其抗拉强度的不足,达到推迟受拉区混凝土开裂的目的。6.1预应力技术类型先张法:在构件的混凝土浇筑之前将预应力筋张拉到设计控制应力,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将预应力筋释放,使得预应力施加到混凝土构架上。后张法:在构件的混凝土浇筑之前,在预应力筋相应的位置上预先埋设孔道或埋设无粘结预应力筋,待混凝土强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将预应力筋张拉到设计张拉应力,并利用专用锚具将预应力筋固定在混凝土构件端部,有粘结预应力筋需要在预留孔道中灌入灌浆材料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粘结成整体。体外预应力技术:预应力筋位于构件的外部,或者说结构构件是由预应力筋与由其它材料形成的构件共同组成。6.2优缺点预应力混凝土的制作工艺较复杂,对产品本身质量、制作人员及机器的要求较高,且价格比较昂贵,我国现阶段住宅项目使用较少。7  钢混结构体系装配式钢和混凝土组合结构是指采用工厂生产的型钢梁和混凝土预制构件通过某种构造方式,在现场组合成为整体,兼具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特性,共同承受荷载的一种结构。7.1主要构件组合梁:由钢梁、连接件和钢筋混凝土板组成。组合梁的上翼缘有截面面积较大的钢筋混凝土板承受压力,致使钢梁上翼缘截面减小,从而节约钢材,钢梁下翼缘则承受拉力,这是组合梁的受力特点。                                                                    工字钢组合板:在压型钢板上先焊接连接件,后灌筑钢筋混凝土板而形成组合板结构。连接件采用带头栓钉或钢筋。组合桁架:在钢桁架上先焊接钢筋或带头栓钉的柔性连接件,然后灌筑钢筋混凝土板。组合柱:在薄壁钢管内灌注混凝土而成,也称钢管混凝土柱。截面形式有圆形和方形。7.2钢筋与型钢连接方式钢筋接驳器连接:此做法是将接驳器在构件制作时焊接于钢构件上,安装时将钢筋套上与接驳器拧紧。钢筋连接板连接:钢筋搭接板在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尽量焊于钢构件上,安装时再在搭接板上焊接钢筋。型钢穿孔连接:此种方法是工厂在钢构件上预先开设穿筋孔,现场施工时将钢筋穿过。7.3优缺点轻钢轻混凝土结构体系可以改进低层轻型钢住宅在农村地区应用时暴露出的成本较高、舒适感欠佳等缺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我国的运用还不是很广泛,施工技术上还不是很成熟,可借鉴的施工经验相对较少。8  模块化结构体系模块化建筑即将传统房屋以单个房间或一定的三维建筑空间为建筑模块单元进行划分,并在工厂对模块单元楼板、天花板、墙体进行提前预制安装,完成后将这些建筑模块单元输至现场,使用起重装备像“搭建积木”一样将其堆叠、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                                                               模块化组件示意图(木结构)8.1连接方式模块内连接:模块化组件的单榀桁架与传统桁架做法一致,各构件通过齿板连接或接长。与外墙连接:屋架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后,经吊装到位后通过金属连接件将桁架固定在建筑墙体的双层顶梁板或墙骨柱上。8.2优缺点优点:施工速度快,同搭板建筑相比可缩短施工周期。节约人力物力装配化程度高,修建的大部分工作,包括水、暖、电、卫等设施安装和房屋装修都移到工厂完成,施工现场只余下构件吊装、节点处理,接通管线就能使用。对环境污染极少,施工过程绿色环保。方便后期扩建。缺点:模块化构件的预制工厂投资大。运输、安装需要大型设备。造价较高。单模块面积受限,建筑适用范围低。9  主次框架结构体系9.1框架结构和连接方式亦称为巨型框架结构。主次框架结构是由大型构件巨型梁、巨型柱等组成的主结构与由常规梁、柱构件组成的次结构共同工作的结构体系。主框架为巨型框架,结构截面几何尺度、面积、惯性矩等很大;次框架为普通框架,构件截面几何尺度、面积、惯性矩等相对很小,两者不是同一数量级。巨柱通常由楼、电梯井或大截面实体柱组成,巨梁一般每隔几个或者十几个楼层设置一道,梁高一般占一个或者几个楼层高。主框架梁柱材料为混凝土,而次框架采用钢结构时,主次框架的连接方式主要有刚接、半刚性连接和铰接。刚接是指构件之间是一个整体,在破坏以后,梁柱之间的夹角为零,所受的内力全部有柱子传给巨型梁。铰接是指在结构受力以后,梁柱之间可以自由的转动,不受其他约束,各节点相互独立,梁不能将上部弯矩传递到柱上。半刚性连接是介于钢接和铰接之间的一种新型连接方式。9.2优缺点主次框架结构可以加大建筑物的空间和高度,更适用于展厅等大空间建筑,在国内很少应用于住宅。10  交错桁架结构体系是指以预制钢筋混凝土柱或钢柱、钢桁架、预制楼板等预制构件组成的大跨度空间结构,主体结构采用装配式交错桁架结构,配置外墙、内隔墙和楼盖系统的建筑。建筑物横向的每个轴线上,平面桁架隔层设置,而在相邻轴线上交错布置。在相邻桁架间,楼层板一端支撑在下一层平面桁架的上弦上,另一端支撑在上一层桁架的下弦上,实现施工少支撑甚至免支撑。10.1主要构件及连接方式主要构件:柱子、桁架、楼板、斜杆桁架与柱连接方式:先将钢桁架置于牛腿上,铺设预制楼板,拧紧节点板与柱子的螺栓,此阶段牛腿承担全部竖向剪力;然后现浇混凝土,新增荷载产生的竖向剪力由牛腿和节点板共同承担,水平拉力由节点板螺栓传递。                                                                交错桁架和预制楼板10.2优缺点交错桁架结构以木结构、钢结构为主,我国目前用于较多用于公共建筑,住宅项目较少。11  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双面叠合剪力墙结构是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由双面叠合剪力墙、预制叠合梁、预制叠合楼板、预制外挂凸窗、预制带凸窗非承重墙、预制楼梯、预制阳台、轻质条板等预制构件,以及现浇剪力墙、现浇混凝土节点、现浇楼板等现浇部分共同组成。11.1主要构件和连接方式双面叠合剪力墙是由工厂化生产的两片预制混凝土墙板通过桁架钢筋连接成内部带空腔的预制剪力墙板,在形成的空腔中现场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受力的结构构件。普通预制剪力墙是在工厂预制好墙体,现场通过向预留的注浆孔灌注混凝土,相当于用“粘合剂”将已经建好的墙体和工厂预制的墙体固定在一起。而叠合板式剪力墙的竖向则是通过在空腔内插筋,然后向空腔内浇筑混凝土,将上下墙体连接成整体,结合面更大。叠合墙由于其空腔的尺寸比插筋所需要的空间尺寸大很多,因此在安装过程中,叠合墙更便于施工。由于普通预制墙体的套筒直径较小,调整空间相对有限。叠合剪力墙不需要套筒或浆锚连接,叠合剪力墙上下、左右连接均为利用现浇层和现浇边缘构件等,采用插筋连接,施工便捷,无钢筋与套筒精准定位的困难,施工质量便于保证;同时也规避了专用套筒和灌浆料的高额成本。11.2优缺点双面叠合墙有不同的厚度规格,由于有空腔的存在,同样宽度和高度的墙体重量要比普通墙轻一半左右。由于普通预制剪力墙竖向钢筋连接的施工速度较慢,因而叠合墙能发挥独特作用,但目前国内可借鉴的工程经验不多。                                                               来源:中国建设报产经报道、综合天风证券等……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补充通知

  • 2021-03-18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补充通知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郑政文[2017]37号),更加科学合理的抓好全市装配式建筑推广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事项补充通知如下:一、总体目标     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面积比例达到下列目标:2021年,达到30%以上;2022-2023年,达到40%;2024-2025年,达到50%以上。二、建设任务(一)自2021年起,郑州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郑州航空港区、郑东新区、郑州高新区、郑州经开区、市内五区。下同)三环线以内区域,新建项目(不含已立项的政府投资项目)均要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二)郑州市中心城区建成三环线以外区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项目,应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1. 所有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及国有企业投资的项目(工业建筑、仓储用房除外);2. 新建商品住房项目,自2021年起,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及以上的;自2022年起,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及以上的;自2024年起,总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及以上的。(三)各县(市)、上街区。新建项目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的建筑面积比例应达到下列要求:自2021年起,不低于20%;自2022年起,不低于30%;自2024年起,不低于40%。具体把控标准可参照郑州市标准执行。三、非控制范围应采用装配式技术建设的建设项目中的单体建筑,复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不采用装配式技术建设;(一)高度100米以上(不含100米)的居住建筑。(二)建设项目中独立设置的构建物、垃圾房、配套设备用房、门卫房等。(三)居住建筑类项目中非居住功能的售楼处、会所(活动中心)、幼儿园、商铺等独立设置的配套建筑,且全部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1. 配套建筑地上建筑面积总和不超过10000平方米;2. 配套建筑地上建筑面积总和不超过本项目地上总建筑面积的10%;3. 配套建筑中的单体建筑地上建筑面积不超过3000平方米。(四)鉴于安置房开工率已达90%,为加快剩余安置房建设,力争群众早日回迁,安置房项目可不采用装配式技术进行建设。(五)经市装配式建筑主管部门组织理念真,却因特殊功能、结构复杂等技术原因无法满足装配式建筑建设要求的项目。四、统一管理(一)确定采用装配式技术建设的项目,由资源规划部门在制定土地供应方案时将装配式建筑要求列入挂牌条件。并落实到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中。(二)装配式建筑项目的评审评价工作,依据《河南省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由市装配式建筑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三)各开发区管委会、各县(市)、上街区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确保完成本级装配式建筑工作年度目标任务。五、政策支持(一)《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郑政文[2017]37号)规定的财政补贴标准延续至2025年底。重点推进区域(郑州航空港区除外)装配式建筑财政补贴由市级财政承担;郑州航空港区、各县(市)、上街区装配式建筑财政补贴由项目所在地财政承担。(二)对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采用预制保温外围护墙或玻璃幕墙)的项目,其外墙预制部分建筑面积不计入容积率,但其建筑面积不应超过总建筑面积的3%。对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建设的项目,所增加的成本计入项目建设成本。(三)投入开发建设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工程进度达到正负零以上,并已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的装配式建筑商品房项目,可向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预售许可,领取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四)在郑州市市域内,经市装配式建筑主管部门评审的装配式建筑基地,获得国家、省、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称号的,分别给予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的市级财政资金补助,累计奖补不超过500万元。(五)在重污染天气橙色及以下预警期间,装配式建筑项目的生产、运输、施工作业原则上不停工。(六)运输不可解体且超长、超宽、超高预制构配件,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提前办理特许同行手续,相关部门应开通绿色通道,加快手续办理。六、其他事项   本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郑政文[2017]37号继续执行,相关内容如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以本通知为准。                                                                  ……

住建部│6.3亿㎡,标定司通报2020年度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

  • 2021-03-1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2020年度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的通报建司局函标〔2021〕33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管)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2020年度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工作的通知》(建司局函标〔2020〕191号)要求,我司收集汇总了各地报送的装配式建筑发展统计情况,现将2020年度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情况通报如下:一、总体发展情况各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基本原则,积极制定政策措施,逐步健全技术标准体系,有效推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2020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共计6.3亿㎡,较2019年增长50%,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20.5%,完成了《“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确定的到2020年达到15%以上的工作目标。二、区域发展情况2020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推进地区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全国的比例为54.6%,积极推进地区和鼓励推进地区占45.4%,重点推进地区所占比重较2019年进一步提高。其中,上海市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为91.7%,北京市40.2%,天津市、江苏省、浙江省、湖南省和海南省均超过30%。三、不同结构类型发展情况从结构形式看,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4.3亿㎡,较2019年增长59.3%,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68.3%;装配式钢结构建筑1.9亿㎡,较2019年增长46%,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30.2%。其中,新开工装配式钢结构住宅1206万㎡,较2019年增长33%。装配式钢结构集成模块建筑得到快速推广,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四、产业链发展情况随着政策驱动和市场内生动力的增强,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20年,全国共创建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328个,省级产业基地908个。在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中,构件生产、装配化装修成为新的亮点。其中,构件生产产能和产能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全年装配化装修面积较2019年增长58.7%。目前,针对各地普遍反映的标准化程度不高制约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突出问题,我司正组织编制《装配式住宅设计选型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住宅装配化装修主要部品部件尺寸指南》,结合2020年发布的《钢结构住宅主要构件尺寸指南》,构建“1+3”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引导生产企业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就构件和部品部件的常用尺寸进行协调统一,发挥标准化引领作用,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效率,进一步推动全产链协同发展。同时,以装配式建筑为载体,协同推进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                            2021年3月11日 ……

财政部:今年中央财政设1561亿元乡村振兴补助资金

  • 2021-03-07

【中央财政专门设立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021年中央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561亿。 根据财政部《关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今年将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总体稳定,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安排1561亿元,增加100亿元,重点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乡村振兴底子差的地区倾斜。在过渡期前3年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围绕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等重点,接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探索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采访。中新社记者:从今年开始,脱贫攻坚地区将全面转向乡村振兴。请问刘部长,在巩固脱贫攻坚的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财政部门将如何发力?刘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各级财政将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一是加大力度。过渡期内,财政支持政策和资金规模将保持总体稳定。今年,中央财政专门设立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模达到1561亿元,比去年原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增加了100亿元。二是突出重点,现有财政转移支付继续向脱贫地区倾斜,突出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推动均衡发展。继续支持脱贫县统筹使用涉农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三是有效衔接。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突出重要位置,抓紧抓好。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支持防止致贫返贫监测预警,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支持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稳定脱贫人口就业,帮助持续增收。……

装配式钢结构农房最高补500元/㎡?补贴力度之大实属罕见

  • 2021-02-24

    近日,浙江绍兴市政府官网发布公告:    新建农村钢结构装配式农房或整村连片建设的其他结构的农村装配式农房项目,予以200元/平方米的资金补助,市级再予以100元/平方米的资金补助,申报成功的项目可同时享受省财政以奖代补资金200元/平方米奖励,合计可达500元/平方米的资金补助。常规的农房毛坯房(不含装修)造价大约1千元/平方米,500元/平方米的资金补助几乎达到了毛坯房造价的一半,政策补贴力度之大,实属罕见。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单位: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市建筑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等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主要目标(一)持续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全市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农民自建住宅除外)新建民用建筑实现一星级绿色建筑全覆盖;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市区按三星级绿色建筑要求进行建设,其他县(市)按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要求进行建设,并采购使用符合规定的绿色建材产品。到2025年,全市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45%以上,三星级比例达到7%以上。(二)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新建公共建筑项目全部实施装配式建造;绍兴市中心城区出让或划拨土地上的新建项目全部实施装配式建造;其他区域新建装配式民用建筑占新建民用建筑比例达到30%以上,且逐年提高比例;到2025年,全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三)大力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发展。新立项的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新建居住类项目(含保障性住房、人才租赁住房、宿舍楼、公寓等),实施钢结构装配式建造。到2022年底,全市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累计新开工1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农村钢结构装配式农房累计新开工10万平方米以上;到2025年,全市钢结构建筑占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四)稳妥推进住宅全装修发展。市、县中心城区出让或划拨土地上的新建住宅,全部实行全装修和成品交付;其他区域新建的商品住宅,鼓励实施全装修和成品交付,全市全装修覆盖率逐年提高。积极推广应用装配式装修,政府投资新建的装配式民用建筑项目,优先采用装配式装修。到2025年,我市绿色建筑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增强,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高,形成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领军企业,成功打造“绍兴样板”升级版,继续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二、重点任务(一)确保项目落地。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新建项目,建设单位在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增加绿色建筑等级、装配式建筑建造和住宅全装修等相关篇章,发改部门或行政审批部门按相关要求予以审核,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在项目用地文件或工程规划许可中予以明确。其他新建项目涉及土地出让的,应在规划设计条件书中明确绿色建筑等级、装配式建造、钢结构装配式建造和住宅全装修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并据此在土地出让合同中予以约定。图审机构应根据审核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审核批复的初步设计方案)或规划设计条件书,对相关指标进行核算。适时修编《绍兴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7—2025)》,各区、县(市)应视情及时修编,绍兴市中心城区外新建项目按《绍兴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7—2025)》要求实施。(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各区、县〔市〕政府)(二)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除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外,鼓励其他资金投资或其他区域民用建筑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要求进行建设。开展政府采购绿色建材应用公共工程试点,根据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以政府投资的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项目为重点试点工作对象,细化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引入集中采购管理模式,完善绿色建材管理工作流程,促进建筑品质提升。发展绿色建材创新生产,推进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鼓励推广建筑垃圾、装修垃圾、修复土壤等再生利用生产的建材,推行“无废城市”理念,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建设局、市政务服务办)(三)推动钢结构建筑发展。进一步提升钢结构企业工程总承包能力,在现有基础上,各区、县(市)再培育不少于1家具备施工总承包资质的钢结构企业。大力推动钢结构建筑在政府投资公建项目和商品住宅项目应用,逐步拓展到快速路、桥梁、交通枢纽、公交站台、公共停车楼等市政交通基础设施。(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各区、县〔市〕政府)(四)开展钢结构农房建设试点。不断优化满足农村居住需求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编制适合农村的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筑图集,实现精准设计。针对推进钢结构农房特点和行政审批制度要求,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在符合农村建房条件的集中连片改造、危旧房改造、保障性住房、美丽宜居示范村等项目中,鼓励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对采用钢结构建造的,各区、县(市)应在规划选址方面予以支持,因地制宜推进轻钢结构在农村住宅建设中的应用。(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县〔市〕政府)(五)创新住宅全装修管理模式。强化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实施“一城一策”,各地结合实际制定住宅全装修相关政策。强化房地产企业首要责任,建立房地产企业诚信评价机制。加强交付样板房规范管理,实施实体交付样板房制度,探索推行装修价格评估和样板房公证,达到“所见即所得”。创新住宅全装修施工质量监管手段,探索推行住宅全装修工程质量保险,建立“全装修信息化服务监管平台”,对全装修项目实施全过程动态监管。加强对成品住宅违规装修的监督查处。(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综合执法局、绍兴银保监分局,各区、县〔市〕政府)(六)推广建筑工业化技术。推广精益化施工,推动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标准化研究成果应用,提高标准化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以设计为龙头推动装配式建筑标准化全面发展。大力推广高精度模板、新型支撑、附着式爬架等新型施工工具和密拼叠合板等施工工艺。加快推进管线分离、薄吊顶、同层排水等装配式装修技术应用,鼓励集成厨卫、预制轻质隔墙等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规模化应用,支持上虞区开展装配式装修试点。各区、县(市)着力推广建筑工业化新技术应用,每年至少推出1个绿色建筑或新型建筑工业化建筑样板工程。(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各区、县〔市〕政府)(七)合力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加大BIM技术应用力度,对地上总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居住建筑、超过5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以及地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和钢结构装配式建筑等新建建设项目,在规划方案、初步设计阶段从源头上推动建设单位主导应用BIM技术。对上述实行工程总承包(EPC)的项目、钢结构装配式建筑以及其他集成施工的建设项目,由建设、政务服务、财政等部门推动BIM技术在设计施工中的一体化应用。提升企业BIM技术应用能力,推进“智慧工地”建设,并引导企业从项目局部应用过渡到全专业、全阶段集成应用,从技术应用、项目应用拓展到企业管理的集成应用,实现信息化技术与现场管理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市大数据局、市政务服务办)(八)推进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探索BIM、互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建造全过程的应用。推广应用智能制造生产线,加快部品部件生产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鼓励应用建筑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智能移动终端等智能设备。推广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楼宇自动化系统,提升建筑的便捷性和舒适度。加快推动绿色建筑、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与未来社区建设深度融合,建设个性化、泛在化绿色公共空间和绿色宜居宜业的家居办公空间,完善配套设备设施,打造艺术与风貌交融的未来建筑场景。(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局)(九)完善新型工程管理模式和监管体系。全市范围内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新建装配式建筑项目,应积极推行EPC模式和全过程工程咨询。建立建筑业企业诚信体系,开展建筑业企业信用评价,完善建筑项目参建企业“黑名单”制度。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和住宅全装修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和施工单位主体责任,建立质量责任标识制度,加强施工记录和验收资料管理,实现质量责任全过程可追溯。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对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住宅项目是否按审查合格的施工图施工进行监管。鼓励相关产业联盟、行业协会完善行业约束与惩戒机制,加强行业自律。鼓励各区、县(市)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探索政府购买巡查服务的监管模式。(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政务服务办,各区、县〔市〕政府)(十)培育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强化资金、土地保障,政府投资工程带头按照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建设。加大重点企业培育,推动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装配式装修、绿色建筑研发设计等领域形成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推动全产业链协同,打造装配式建筑预制混凝土结构构件(PC)、钢结构、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部品部件等绿色建筑产业链。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鼓励企业向外输送新产品、新技术,抢占市场“蓝海”。以新型建筑工业化带动建筑业全面转型升级,擦亮绍兴“建筑强市”金名片。(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各区、县〔市〕政府)三、政策支持(一)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经依法批准后可作为技术复杂类工程项目进行邀请招标。扶持钢结构企业快速发展,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帮助企业资质提升。(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市政务服务办)(二)对已领取不动产权证书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新建装配式全装修商品住宅项目,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25%以上,或完成基础工程达到正负零的标准,并已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的情况下,可向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领取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在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时,允许将预制构件投资计入工程建设总投资,纳入进度衡量。l0层以上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建设单位可申请主体结构分段验收。(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各区、县〔市〕政府)(三)支持装配式建筑项目推行工程保函缴纳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和工程质量保证金。建设单位缴纳的住宅物业保修金以物业建筑安装总造价为基数乘以2%费率计取,其中,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项目可在基数中扣除预制构件总价;采用装配式装修或实行住宅全装修工程质量保险的装配式建筑项目,可在基数中扣除装修费用;以上条件均满足的,可在基数中累加扣除。(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各区、县〔市〕政府)(四)加大财政对新型建筑产业的支持,行业主管部门与财政部门应及时制定出台财政支持实施细则。各级财政要整合相关专项资金,支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队伍培育,支持高校院所充分发挥人才与科技引领作用,探索建立新型建筑工业化产业研究院。(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建设局,各区、县〔市〕政府)(五)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装配式建筑的商品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可上浮20%。购买成品住宅的购房者可按成品住宅成交总价确定贷款额度。(责任单位: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六)对新建农村钢结构装配式农房或整村连片建设的其他结构的农村装配式农房项目,各区、县(市)可予以200元/平方米的一次性资金补助。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期间(2019—2022年),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的农房,在属地财政补助基础上,市级再予以100元/平方米的资金补助(市级补助总额不超过1000万元)。积极组织申报全省农村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试点项目,申报成功的项目可同时享受省财政以奖代补资金200元/平方米奖励。在农村集中连片改造、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村保障性住房、美丽宜居示范村等项目中采用钢结构装配式建造的,在评优评奖时予以优先考虑。(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各区、县〔市〕政府)(七)在工程评奖评优时,优先考虑装配式建筑和建筑全装修项目,探索设立新型建筑工业化项目专项奖。(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各区、县〔市〕政府)以上政策支持各项条款中所指的装配式建筑不含场馆建筑和工业建筑;涉及财政资金的,按财政体制分级承担;新出让或划拨土地上的新建装配式建筑(含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不再享受容积率奖励政策。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绍兴市建筑业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对新型建筑工业化推进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将绿色建筑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任务指标列入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各区、县(市)按照年度重点工作清单任务要求,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推进绿色建筑和新型建筑工业化工作。(责任单位:绍兴市建筑业转型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区、县〔市〕政府)(二)强化监督服务。在项目规划设计条件书、项目立项、规划方案、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节能管理(评估与审查)、施工图审查、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监督)、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落实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及住宅全装修政策要求,实现闭环管理。(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建设局)(三)加快人才队伍培育。完善新型建筑工业化各层次、各专业人才的教育培训、技能鉴定、职称评定等体系,逐步将产业工人教育培训、技能评定等信息纳入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范围。积极培育专业作业企业。(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建设局)(四)做好宣传引导。建立政府、媒体、企业与公众相结合的宣传推广机制,广泛宣传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钢结构装配式住宅、装配式装修在节能环保、抗震安全、居住舒适性等方面的优势,共同营造社会各方关注、认可、支持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良好氛围。(责任单位:市建设局,各区、县〔市〕政府)本意见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5年12月31日。其他已发布的各项政策与本政策不一致的,以本政策为准。本政策实施过程中如遇上级有关法律法规和重大政策变化,本政策也作相应调整。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月26日……

住建部:装配式建筑是农村建房发展方向,河北等地已进行推广

  • 2021-02-22

日前,住建部对全国人大代表梅世文提出的关于在乡村振兴中大力推行装配式建筑的建进行了答复。住建部表示,装配式建筑代表了新型建造方式的发展趋势,是建造方式、建造技术、建筑材料和施工组织的重要变革,在乡村振兴中推广应用装配式建筑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代表提出的加快推进立法进程,强化技术支撑,加强舆论引导等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指导河北等地探索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农房近年来,该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装配式建筑在农村推广应用。“十三五”期间,住建部制定《“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管理办法》等多个文件,为推动农村装配式建筑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2019年以来,该部结合现代宜居型农房建设试点、农村危房改造、农房抗震改造等工作,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木结构等多种装配式建筑类型中,以钢结构装配式为主要推广类型,指导浙江、陕西、四川、河北等地探索发展钢结构装配式农房。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已累计建成钢结构装配式农房约10万户。住建部调研了解日本、美国等国装配式建筑在农村地区应用情况,深入分析总结浙江、河北等地推广钢结构装配式农房的做法,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收集国内外农房建设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推广实施装配式建筑农房建设政策措施。             进一步夯实技术和产业基础住建部制定发布了《装配式钢结构住宅建筑技术标准》,从集成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安装与质量验收、使用维护及管理等方面提供技术标准支撑。组织认定了30个城市和195家企业为第一批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和产业基地,形成钢结构装配式农房生产企业约50家,年产能约500万吨。科技部将装配式建筑作为科研攻关重点任务,2016年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启动实施“绿色建筑及建筑工业化”重点专项,划拨经费13亿元,重点就装配式建筑的基础理论、设计、标准规范、检测评价、构配件生产、施工建造、产业化等进行方面的技术研发进行全链条的设计部署。2019年在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部署实施了“村镇装配式住宅生态化结构”,基本解决了钢结构装配式农房常见的防腐、隔音、抗火与耐久性提升等关键技术。               建设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住建部表示,钢结构装配式农房是一种新型结构和建筑体系,社会认知度仍有待提高,建设成本有待进一步降低,除部分愿意接受新事物的农户外,多数农民受传统观念的限制仍持观望态度。住建部指导地方探索各类扶持政策,加强宣传和引导,推动地方制定了以奖代补、信贷支持和质量保险等配套政策。如浙江省按每平米省级财政补助200元、县级财政补助100元的标准予以支持,同时给予建房农户不超过30万元的贷款额度支持。杭州市临安区还引导企业为建房农户购买每户3000元的建房保险,解除农户后顾之忧。下一步,住建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十四五”乡村振兴、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等领域的专项规划和重点任务中,将装配式建筑作为重要内容。以钢结构装配式农房为重点,带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因地制宜指导各地积极做好装配式建筑农房推广工作,加快传统农房建造方式转型,提升农村住房品质。来源:河北青年报……

四川省九部门:鼓励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试点建设

  • 2021-01-24

2020年12月29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九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四川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重点提及了近零能耗建筑,具体内容如下:· 鼓励开展零能耗、近零能耗项目建设。· 鼓励开展近零能耗建筑、区域集中供能、建筑以电代气、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等项目(或技术)试点建设。关于印发四川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局(委)、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司法局、城市管理(环境卫生)主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分行营管部、四川各市(州)中心支行,各市(州)银保监分局: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建标〔2020〕65号)要求,决定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现将《四川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司法厅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四川省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2020年12月29日附件:四川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等7部门《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一届三次、七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紧紧围绕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要求,推动全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促进能源资源应用水平提升,实现自然与人文相融共生、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得益彰,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的向往。二、创建目标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居住建筑品质不断提高,建设方式初步实现绿色转型,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作用初显,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三、主要任务(一)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1.完善法规标准体系。推动《四川省民用建筑节能管理办法》(省政府第〔215〕号令)修订,将绿色建筑、既有建筑绿色改造、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及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工作纳入修订内容,明确各方主体责任。出台相关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机制,细化各方主体阶段性任务和责任。对照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完善四川省绿色建筑标准体系,将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纳入工程建设地方强制标准。2.全面推进城镇绿色建筑发展。自2021年2月1日起(以取得施工图审查合格书时间为准),全省城镇新建民用建筑应至少满足《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基本级要求,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的建筑、单体建筑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地上总建筑面积大于15万平方米的新建住宅小区应至少满足绿色建筑一星级要求,建筑高度超过150米或单体建筑面积大于20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应至少满足绿色建筑二星级要求。鼓励各地根据实际,制定更高的绿色建筑星级要求。3.规范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制定《四川省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实施细则》,建立绿色建筑标识授予、撤销和运营管理机制。依托全国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信息系统,按权限展开绿色建筑标识在线申报、推荐和审查,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二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和三星级绿色建筑初审、推荐工作;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本地区一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和二星级绿色建筑初审、推荐工作。4.加强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设计阶段,明确民用建筑方案设计文件中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文件应编制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建立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专项审查制度,编制绿色建筑审查专篇,审查不合格的不得出具审查合格书。施工阶段,加强设计变更管理,变更内容可能降低绿色建筑要求的,应重新进行施工图审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规范;严格竣工验收管理,建立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专项验收制度,推动绿色建筑相关要求落地落实。运营阶段,指导获得绿色建筑标识项目运营单位按要求上报运行指标。(二)推动居住建筑品质提升5.提高新建建筑宜居品质。编制《四川省住宅设计标准》,提升面积、净高标准,加强烟气控制要求,明确绿容率、日照标准、楼板保温隔声、储藏空间、同层排水、户内水压、洁具排水设施、适老设施等指标要求。修订《四川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提高建筑室内空气、水质、噪音控制、光环境等健康性能指标;修订《四川省物业管理条例》,进一步明确各方主体权责,建立健全业主自治、企业服务、监督管理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鼓励养老设施、中小学宿舍、幼儿园等建筑按健康建筑标准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评价,支持各地扩大健康建筑应用范围。6.推动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相关要求,分类统筹推进老旧小区改造。鼓励有条件的小区对照《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51141)要求,实施绿色改造。7.建立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机制。推广住房城乡建设部制定的《绿色住宅购房人验房指南》,向购房人提供房屋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验收方法,引导绿色住宅开发建设单位配合购房人做好验房工作。将住宅绿色性能和全装修质量相关指标纳入商品房买卖合同、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明确质量保修责任和纠纷处理方式。(三)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8.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制定《提升装配式建筑发展质量五年行动方案》,建立健全装配式建筑全要素产业链,以装配式建筑为载体,推动智能建造和智能制造融合发展。推动成都、乐山、宜宾、广安、眉山、西昌装配式建筑试点城市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做好全国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工作,加大钢结构在住宅、农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领域推广应用。9.推动工程建设组织方式革新。装配式建筑、政府投资项目、国有资金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项目、抢险救灾项目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应优先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建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技术标准体系,鼓励和支持咨询单位创新全过程咨询服务方式,政府和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应带头推行全过程工程咨询。鼓励成片开发住宅项目及其他社会投资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探索建筑师负责制,支持成都市开展试点项目建设。10.培育企业新型竞争力。引导建筑企业提升绿色建造能力,加强技术积累和人才培养,培育一批以绿色设计、绿色施工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加强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领域研究,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11.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大力培养绿色建造专业人才,壮大绿色设计、绿色施工人才队伍。弘扬工匠精神,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培育产业工人队伍。支持院校、科研机构对接建筑行业发展新需求、新业态、新技术,开设相关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专业人才保障。(四)推动能源资源高效利用12.提升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全面执行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支持攀西地区结合当地的气候、人文、自然资源等特点,因地制宜建立建筑节能体系。推动重点地区、重点建筑逐步提高标准,鼓励开展零能耗、近零能耗项目建设。推广应用安全、耐久的节能型建筑材料、设备和工艺。13.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落实公共建筑能耗分项计量和室内温度控制要求,强化公共建筑用能管理。新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应设计和安装能耗监测系统,建成后应纳入当地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既有公共机构建筑应逐步完善能耗监测系统。鼓励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4.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严格执行现行节水设计标准,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用水设备。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年平均降雨量大于800mm的地区,应制定当地雨水利用管理政策,明确执行范围和利用措施;建设用地面积大于5万平方米的新建项目应进行海绵城市专项设计;除医疗建筑和生化实验室等排放有毒、有害污废水的建筑外,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应安装建筑中水利用设施。15.优化民用建筑能源结构。因地制宜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和新建建筑电能替代工作。攀枝花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等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宜优先采用太阳能;支持天府新区天府总部商务核心区集中供能项目建设,探索可推广的区域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措施。甘孜州、攀枝花市、雅安市、乐山市等水电资源丰富的地区,可按照“先中小型后大型、先公共后居住”的原则,分类分阶段推进新建民用建筑电能替代天然气工作。推动全省建筑能源消费多元化发展,减少民用建筑对常规化石能源的依赖。16.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出台全省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指导性政策,完善管理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规范城镇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各地要根据实际,编制专项工作规划,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引导建筑垃圾处置产业发展,推进处置项目建设,加大再生产品推广应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17.推广绿色建材应用。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推动绿色建材产品标准、认证、标识工作的指导意见》《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要求,成立省级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推进工作机构,完善政策和标准体系。建立绿色建材采信应用数据库,对入库产品实施可追溯性记录,推动建材产品质量提升。大力发展新型绿色建材,加大绿色建材推广应用,鼓励政府投资工程优先采用绿色建材。(五)推动建设科技创新18.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建立年度省级课题研究机制,支持重点领域项目研究和建设。建立省级科技成果库,对接市场需求,推动成果转化。完善奖励机制,激励企业和个人技术创新和推广。鼓励企业组建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基地,引导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建立技术创新联盟。19.推动信息技术融合发展。大力推广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出台四川省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指导性政策。鼓励推广应用物联网技术,发展可穿戴设备,提高建筑工人健康及安全监测能力,推动物联网技术在监控管理、节能减排和智能建筑中的应用。鼓励发展智能建造技术,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与高端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广智能家居、智能办公、楼宇自动化系统,提升建筑的便捷性和舒适度。20.开展试点示范。鼓励开展近零能耗建筑、区域集中供能、建筑以电代气、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等项目(或技术)试点建设,通过巩固试点、总结经验、推广扩面,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的机制和模式。四、工作分工各市(州)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各项重点任务。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拟定创建行动实施计划,完善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牵头推动创建行动实施。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引导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的项目执行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将其成本计入建设成本。经济和信息化部门负责完善新型建筑产业链发展,培育示范产品和示范企业。教育部门负责引导绿色校园创建中绿色建筑、节能材料的利用。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法规、规章制定和规范性文件编制。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绿色建材产品认证机构及其认证活动监管。机关事务管理部门负责公共机构绿色建筑创建和节能监管。人民银行各市(州)中心支行、各银保监分局负责完善绿色金融支持创建行动的政策环境,支持符合条件的创建行动投资主体申请获得绿色贷款、发行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服务。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州)相关部门要深刻理解绿色建筑创建行动的重要意义,加强工作统筹和协调,整合支持政策,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编制地区绿色建筑创建实施计划,并于2021年2月底前报住房城乡建设厅。(二)实施考核评价。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相关部门按照本方案,对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工作落实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开展年度总结评估,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同级相关部门,负责对本地区创建行动成效进行评价,及时总结当年进展情况和成效,形成年度报告,并于每年11月10日前报住房城乡建设厅。(三)广泛开展宣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绿色建筑知识。组织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普及绿色建筑知识,宣传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引导群众用好各类绿色设施,合理控制室内采暖空调温度,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发挥街道、社区等基层组织作用,积极组织群众参与,通过共谋共建共评共享,营造有利于创建行动实施的社会氛围。本《实施方案》自印发之日起30日后施行。      信息公开选项:主动公开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                                           2020年12月29日印发 ……